原動機傳給泵軸的功率不能全部轉換為有效功率,即不能全部用來增加液體的能量。由于其中一部分能量在泵軸旋轉過程中消耗掉了,一部分能量在泵內損失掉了,所以泵的有效功率總是小于軸功率。
按
離心泵能量損失形式不同,可分為:機械損失、容積損失和水力損失。
1、機械損失及機械效率機械損失包括兩部分:一是泵軸與軸承、軸封裝置之間的摩擦損失;二是輪阻損失,又稱圓盤摩擦損失,即原來在充滿液體的泵殼內旋轉時,葉輪外表面與液體之間的摩擦損失。
在機械損失中,輪阻損失占的比例較大,而軸承的軸封裝置摩擦損失較小。用機械效率ηm表示機械損失的大小,機械效率就是軸功率Pe經(jīng)機械損失后的剩余功率與軸功率之比,即:
式中Pm——由于機械損失而消耗的功率。
理論與實踐表明,合理減小葉輪外徑,提高葉輪轉速,降低輪蓋板表面粗糙度,可以提高泵的機械效率。泵軸采用機械密封則軸封摩擦損失較小,若用填料密封應注意填料壓蓋不要壓得過緊。離心泵的機械效率一般為90%~97%。
2、容積損失及容積效率離心泵在運轉時,泵體內各處的液體壓力是不同的,有高壓區(qū)也有低壓區(qū)。由于機構上的需要在泵體內部有很多間隙,當間隙前后壓力不同時,有部分液體就要有高壓區(qū)流動低壓區(qū)。這部分液體雖然獲得了能量但是沒有被有效利用,在泵內循環(huán),而消耗于克服間隙阻力上。還有一部分液體獲得能量后從軸封處泄漏掉了,所以泵的實際流量qv比理論流量qvth小。
3、水力損失及水力效率液體流經(jīng)葉輪等過流部件時有摩擦損失,而且在液體流動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變化時有沖擊損失。這些損失都消耗一部分能量,通常把這部分能量損失稱為水力損失。